Page 22 - 2019 電子科技產業年鑑電子書
P. 22
產
業
趨
勢
篇
南。韓國及日本積極發展浮動式離岸風電,帶動
ྡ c ϋΌଢᕎ֦ࠬཥ
當地本土供應鏈發展,推動鋼鐵(平台、繫泊、
อᄣ࢙ඎԶᏐਠʱؓ 錨碇)及海事工程產業廠商陸續投入。
三、全球離岸風電產業技術發展趨勢
(一)離岸風力機單機容量達10MW以上,
強化智慧製造能量
為避免GE Haliade-X 12 MW離岸風力機
(將於2019年於荷蘭進行原型機測試)獨占
鰲頭,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SGRE)歷經五代直驅式產品的開發經驗,推
出SG 10.0-193 DD離岸風力機,葉輪直徑增加
到193米,從而確保達到10MW的額定功率值,
༟ࣘԸ๕j(8&$ ʕࠬঐึ 8JOE&VSPQF ږ᙮ʕ
ː.**ଣ 年平均發電量比前身SG 8.0-167提高30%,可
供應歐洲一萬戶家庭年用電量。SG 10.0-193
DD葉片長度94米,過去機型的零組件大部份
三大供應商。2018年全球離岸風力機累計裝 皆可適用,預計2019年在德國庫克斯機艙廠
置容量供應商占比,前三大供應商為Siemens 完成原型機組裝,將於2022年首次安裝在開
Gamesa(53.3%)、MHI Vestas(16.5%)、 發商Vattenfall位於荷蘭的Hollandse Kust Zuid
上海電氣(9.7%)。 (HKZ)1&2離岸風場(全球首座未受政府補
2018年歐洲英國、荷蘭、比利時、丹麥及 貼之離岸風場)。MHI Vestas推出V164-10.0
德國等地離岸風場共計12個專案完成最終投資 MW,採用更強大的齒輪箱,透過小機械零件升
決定(Final Investment Decisions),總融資金 級、部份設計變化,以增強空氣流動和提升變頻
額達103億歐元,後續將帶動4.2GW新增裝置容 器的冷卻系統。
量。而亞洲地區中國大陸、臺灣及日本離岸風 單機裝置容量與設備體積越來越大,對製造
電相關政策推動下,預計2019年全球離岸風力 商與安裝商來說,製造及運輸設備配置困難度與
機新增容量可達7.1GW,將較2018年大幅成長 日俱增。因此美國新創團隊RCAM Technologies
63%。 欲利用3D水泥列印技術,直接在運輸港口建設
(二)亞洲市場崛起,帶動相關供應鏈發展 風力機塔架與水下基礎,大大減少運輸費用與
2018年日本通過法律案,將提高離岸風電 材料成本。RCAM Technologies在 2017年底獲
市場成長力道。中國大陸及印度離岸風電目標 得加州能源委員會125萬美元補助,開發和測試
皆為2030年達30GW,2020年起亞洲地區將大 3D列印風力機技術。RCAM Technologies與JC
幅成長,且有望在2023年超越歐洲;中國大陸 Solutions LLC共同獲得美國能源局STTR 15萬美
為主要發展國家,其次為臺灣、韓國、日本及越 元贊助,為離岸風電測試此概念與評估經濟可
2019電子科技產業年鑑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