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2020 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產業年鑑電子書
P. 56

二、協作型機器人與自主移動機器人                                      ྡ c̨ᝄʈุዚኜɛༀໄඎ୕ࠇ

                        有安全功能的機器人聚焦了眾人目光,也就
                   是機器人在移動時,可預知在運動過程中隨之而
                   來的應有力量,只要一有突發的力量出現,如外
                   力觸碰到機器人,機器人就會馬上停止動作,這

                   個技術讓工業機器人從柵欄中被解放。
                        雖然傳統工業機器人現身於工廠生產線許
                   久,但因為其快速、不具備與人體安全互動而
                   防護的特性,總是需要圍欄隔開機器人與人,才                                ༟ࣘԸ๕j*'3dʈ޼৫ପ߅਷ყה€       
                   能確保工作上的安全。現今全球的工業機器人廠
                   商,應該清楚且明白,即使缺工情形嚴重而且招
                   募新手困難,也絕不可能一夜之間遣散所有工廠                              iiwa、Grenzebach的MR10S、inVia的倉庫移動機

                   裡的工人,全部用機械手臂取而代之。所以讓機                              器人、IAM Robotics的Swift、Magazino的倉庫
                   器人與人合作,讓機器人去幫助現有的工人,讓                              移動式機器人、台灣達明與日本歐姆龍公司合作
                   機器人置身於勞工中,與人們一同合作,人機協                              的移動式機器人。
                   同式的情境應該要被應運而生。加上生產效率可                                   協作型機器人使用直流馬達驅動,直流馬達
                   達成業主的期待,這是人機協同式機器人受到重                              驅動器較簡單、體積小,好安裝。不過協作型機
                   視的原因。圖2是協作型機器人與人共工的情境                              器人功率較小,傳統工業機器人則要用大功率的
                   與安全程度需求相關性。                                        交流馬達。用現有AGV整合傳統工業機器人會
                        協作型機器人的需求非常多樣且分散。預估                           有直流電(電池)轉換成交流電的問題,就是效
                   將以電子產品製造業和汽車暨零組件製造業為2                              率的問題,若能克服,我們認為AMR的市場也

                   大應用領域,將會採用協作機器人來進一步強化                              會成長。
                   生產自動化程度。電子產品的生命週期需要自動
                                                                      三、台灣工業機器人裝置量統計與面
                   化的彈性,汽車暨零組件製造業用來執行加工物
                                                                      臨問題
                   件的裝卸。
                        協作型機器人與AGV的整合,透過機器視                                台灣工業機器人的裝置數量在2018年達到
                   覺與深度學習,讓機器人可對物料進行識別以                               歷史新高,為12,145台。2018年總裝置數中,
                   夾取正確之物品的能力,更是日益成熟。倉儲的                              39%(4,717台)為安裝在電子製造業;8%

                   物流應用將成為協作型機器人未來需求成長的重                              (1,008台)為安裝在汽車工業以及6%(753
                   要領域。全球市場上已有許多機器人與AGV的                              台)為使用在機械金屬加工業中。
                   整合,針對倉儲物流,做大量的物件揀選和運                                    目前台灣工業機器人的裝置量在全球排名第
                   輸。許多供應商都有此類產品,例如Kuka的LBR                           6,僅次中國大陸、德國、日本、美國、南韓。






               54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