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2020 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產業年鑑電子書
P. 45
產
業
趨
勢
篇
ྡ c̨ᝄዚኜɛପุ೯࢝˴ࠅዝ 座標機器人(高架機器人或X-Y-Z機器人)等,
用於焊接、點焊、噴漆、裝配、取放、鑄造、熱
處理、研磨、切割、疊棧、包裝、檢測。
從應用領域來看,汽車與汽車零組件、電子
電機產業、機械金屬產業是台灣多關節工業機器
人應用的前三大。透過比較2010年與2017年台
灣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的裝置量,可以發現
汽車與汽車零組件、電子電機產業、機械金屬產
業分別有154%、228%、178%的成長。其中
搬運、焊接與上下料是工業機器人最主要被應用
༟ࣘԸ๕jʈ৫ପ߅ყה 的工序。
其他產業,如水五金、航太、表面處理業
產品更高的附加價值。 等,目前機器人的導入仍偏低,預估這會是
現今台灣機械產業群聚所孕育的零組件模組 現在到未來工業機器人被應用的主要領域,特
優勢,讓以機器人為核心的自動化產業已經有著 別是在機械金屬加工,所謂機械金屬加工是指
一定的技術基礎,但也有著一刀兩刃的效應;台 做Mechanical cutting(切削)、grinding(研
灣的工業機器人零組件發展在與台灣機器人產業 磨)、deburring(去毛邊)、milling(鑽孔)、
共同成長的同時,是否會類似工具機產業的發展 polishing(拋光)的工序。預計2017年~2021年
過程?成為日本產品降低成本、中國大陸機器人 複合成長率為9.95%。
產品追趕台灣的幕後功臣。以致到後來又陷入發 目前台灣市場上的終端用戶,在選擇購買
展困境,這是在國產機器人用減速機、伺服系統 關節式機器人導入應用時,仍大多考量來自於
和控制系統日益茁壯下,不得不去顧忌的發展隱 歐日的品牌,例如FANUC、Kawasaki、ABB、
憂。 EPSON、KUKA、NACHI等,台灣的國產品目前
較難切入,除了機器人產品的技術成熟度外,另
二、產業現況與未來 外是終端應用者在購買了某一品牌的機器人產品
2018年台灣工業機器人產值約新台幣126.5 之後,因為操作者多年的使用習慣已建立、機台
億元,預估2020台灣機器人產業產值為650億 連線的方便性、維修時機台可彈性調用等因素,
元新台幣,產值包括單軸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 幾乎都會持續延用原來的品牌,尤其是在汽車與
單軸機器人,由一個伺服馬達(含驅動器及控制 汽車零組件、電子電機產業、機械金屬產業等
器),整合線性滑軌與滾珠螺桿所構成之模組, 領域,特別是半導體相關產業,因為已高度自動
用在搬運、移載等以直線運動為導向的線性平 化,廠內已有數百甚至數千台機器人,考量生產
台。工業機器人,指三軸或三軸以上,具有多種 效率,更是難接受新的機器人產品。
作業功能,可依預定程式動作,具有可再程式化 台灣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與國際大廠處
操作的多功能用途之自動操作機。包含關節型機 於時空不對等競爭;目前處市佔領先的幾個全
器人、平面關節型機器人、並聯型機器人和直角 球工業機器人企業;ABB:在發展中國家發展其
2020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產業年鑑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