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2019 電子科技產業年鑑電子書
P. 51

自動駕駛創造光學產業






                   與物聯網(IoT)新契機








                                                                                ▓光電協進會產業分析師/林政賢


                        繼個人電腦之後,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                               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而言,涵蓋
                   市場漸趨普及,在產品缺乏明顯的創新之下,導                              自動緊急煞停(AEB)、主動式車距控制巡航
                   致國內手機品牌面臨瓶頸,使得過去高度仰賴智                              系統(ACC)、車前碰撞預警系統(FCW)、
                   慧型手機的台廠面臨挑戰,開始思考營運轉型方                              停車輔助系統(PA)、抬頭顯示器(HUD)、

                   向,除陸續投入穿戴式裝置、物聯網、人工智慧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DW)、盲點監控系統
                   等新興技術與應用的開發之外,汽車電子在電動                              (BSM)、夜視行車系統(NVS)、胎壓監測系
                   車、自動駕駛的風潮下,亦成為台廠積極佈局的                              統(TPMS)、交通號誌/路標辨識系統(Traffic
                   重點領域。                                              Sign/Signal Recongnition)等。在發展先進駕駛
                        除電動車之外,「自動駕駛」亦是驅動汽車                           輔助系統(ADAS)系統過程中,各國透過法規
                   電子市場需求的另一關鍵驅動力,所謂「自動駕                              強制搭載各項ADAS系統(詳見表1),成為帶
                   駛」係指具備感知、決策及控制等功能,透過資                              動全球ADAS系統市場需求萌芽的主要驅動力,
                   料蒐集、遙控、自動導引或自動駕駛驅動,應用                              其中以自動緊急煞車系統(AEB)強制規範的程
                   於運輸、科學研究、軍事與民生等用途。根據BI                             度較高。值得注意的是,除各國法規的驅動力

                   Intelligence的預測,2015年〜2020年自駕車銷                    量之外,主要品牌車廠為刺激市場銷售,有效進
                   售量年複合成長率可達134%,而BCG集團亦預                            行產品區隔,亦加速導入各項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測2025年球全自駕車市場值可達420億美元,                            (ADAS),帶動市場需求逐步放大,因而吸引
                   顯示自動駕駛未來深具發展潛力。為逐步實現自                              國內外廠商積極搶進。
                   動駕駛的功能,促使各國政府陸續鼓勵內外廠商                                   有鑑於電動車、自動駕駛等風潮帶動全球汽
                   針對先進駕駛輔助(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車電子市場逐步起飛,吸引台廠加速搶進,除傳
                   System;ADAS)相關技術與應用的開發,透過                          統汽車電子裝置積極切入車載影音系統、導航設

                   車載鏡頭、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雷達等各項感測                              備、胎壓偵測系統及雷達等產品外,國內面板、
                   器,及時蒐集車內外資訊,再經由電子控制單元                              印刷電路板、電子連接器及光學鏡頭廠商均陸續
                   將蒐集到的資訊進行運算與分析,並將決策結果                              切入汽車應用領域,藉以降低對於手機應用訂單
                   以聲音、影像或方向盤震動等方式,提醒駕駛人                              的依賴程度,尋求新的成長動能來源。
                   注意可能發生情況。                                               就國內汽車電子裝置廠商而言,只要產品




               48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